伊朗加兹温的阿拉穆特城堡配资在线配资炒股,曾是阿萨辛刺客(又名尼扎里伊斯玛仪派)的城堡,后于公元1250年代毁于蒙古人之手/ 图片:Alireza Javaheri, Wikimedia Commons 他们的名字从此与他们的主要作案手法联系在一起,即出于政治或宗教目的的谋杀行为。 原作:马克-卡特赖特 历史学家 简介 刺客(又名尼扎里伊斯玛仪派)是什叶派穆斯林的一个异端组织,从公元 11 世纪起在波斯和叙利亚势力强大,直到公元 13 世纪中叶败于蒙古人之手。他们在坚固的山顶城堡中安居乐业,因
伊朗加兹温的阿拉穆特城堡配资在线配资炒股,曾是阿萨辛刺客(又名尼扎里伊斯玛仪派)的城堡,后于公元1250年代毁于蒙古人之手/
图片:Alireza Javaheri, Wikimedia Commons
他们的名字从此与他们的主要作案手法联系在一起,即出于政治或宗教目的的谋杀行为。
原作:马克-卡特赖特 历史学家
简介
刺客(又名尼扎里伊斯玛仪派)是什叶派穆斯林的一个异端组织,从公元 11 世纪起在波斯和叙利亚势力强大,直到公元 13 世纪中叶败于蒙古人之手。他们在坚固的山顶城堡中安居乐业,因其单挑反对派人物并将其杀害的策略而声名狼藉,他们通常是以持刀小组的形式将反对派人物杀害。该组织被敌人称为 "刺客",因为他们使用印度大麻,"刺客 "是阿拉伯语 hasisi("食大麻者")的音译,因此这个名字后来就与他们的主要作案手法联系在一起,即出于政治或宗教目的的谋杀行为。今天,尼扎里伊斯玛仪派作为伊斯兰教的一个分支继续存在。
展开剩余93%刺客之名
据说,尼扎里伊斯玛仪教派在执行暗杀任务之前,会食用含有天然精神活性(改变心智)药物的大麻叶粉(印度大麻)。刺客 "的英文名称来自拉丁语 assassinus,是阿拉伯语 hasisi、al-Hashishiyyun 或 hashashun 的音译,意思是 "吃大麻的人"。由于尼扎里伊斯玛仪教派经常使用暗杀策略,中世纪阿拉伯人用来描述其吸毒习惯的名称就成了谋杀政治或宗教对手行为的同义词。
刺客使用毒品可能是他们的敌人用来解释他们非凡的能力和愿意为他们的事业献身的一种方式。或者,他们可能从未使用过任何此类兴奋剂,他们吸毒的名声只是虚构的妖魔化或编造的借口,因为他们杀人的成功率超乎寻常地高,而且任何人都几乎无法阻止他们。
异端信仰
伊斯玛仪派是什叶派穆斯林的一个教派,成立于公元 8 世纪,他们因信奉第六任伊玛目(先知穆罕默德之后的信仰领袖)贾法尔-萨迪克(卒于公元 765 年)的长子伊斯梅尔(卒于公元 760 年)而与其他穆斯林分裂。伊斯玛仪派认为,伊斯梅尔虽然先于父亲,但已被父亲指定为继承人。
因此,下一任(第七任)伊玛目是伊斯梅尔的儿子穆罕默德-迈赫迪,而不是正统什叶派支持的伊斯梅尔的兄弟穆萨-卡齐姆(卒于西元 799 年)。因此,伊斯玛仪派经常被称为 "七人派"。伊斯玛仪派等待着马赫迪或 "正确的引导者 "的到来,他将恢复和平与正义,并预示着卡伊姆(Qa'im,"复活者")的到来。
叙利亚奥伦特山谷的马西亚夫城堡,约公元 1141 年至 1256 年间曾是刺客(又称尼扎里伊斯玛仪派)的城堡/图片由 Hatem keylani 提供,维基共享资源
当时,伊斯玛仪派被其他穆斯林团体视为异端,不仅被其他什叶派穆斯林视为异端,还被以巴格达为基地的阿拔斯哈里发(公元 750-1258 年)的逊尼派视为异端。公元 11 世纪末,伊斯玛仪派因王朝纷争分裂为两个派别,他们对当时以开罗为基地、由伊斯玛仪派掌管的法蒂玛哈里发王朝(公元 909-1171 年)的统治感到失望,从而放弃了称霸整个穆斯林世界的野心。该教派的东部分支尼扎里伊斯玛仪派是以他们心目中的哈里发候选人阿布-曼苏尔-尼扎尔(Abu Mansur Nizar,公元 1047-1097 年)的名字命名的。尼扎里伊斯玛仪教派比他们的对手伊斯玛仪教派更加激进,因此被称为刺客教派。
阿萨辛教派的领地
该教派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在公元 1130 年至 1151 年间获得了一系列山顶城堡。许多据点位于叙利亚北部的 Jabal Ansariyya 地区,该地区当时是叙利亚十字军国家的边境地区。这些据点包括位于叙利亚奥龙特斯河谷的要塞城镇马西亚夫(Masyaf),该城于公元前 1141 年被攻占,实际上成为叙利亚境内阿萨辛 "小国 "的尼扎里首都。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公元 1147-49 年)未能从穆斯林的控制下夺回埃德萨,德国国王康拉德三世(Conrad III,公元 1138-1152 年)和法国国王路易七世(Louis VII,公元 1137-1180 年)指挥的两支军队也被摧毁,这使得尼扎里伊斯玛仪教派在叙利亚北部不受挑战,即使他们偶尔向十字军国家进贡以维持其孤立地位,甚至支持他们与该地区的逊尼派穆斯林作战。
到公元 13 世纪,该教派已经传播开来,在埃及、叙利亚、也门、伊拉克南部、伊朗西南部(胡齐斯坦)和阿富汗都有尼扎里-伊斯玛仪派的信徒,尽管他们基本上与敌人和彼此隔绝,但至少在坚不可摧的城堡中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尽管如此,关于他们存在的谣言还是不胫而走,他们的教派首领通过十字军被西方人称为 "山中老人"。这个称号尤其与谢赫-拉希德-丁-锡南(Sheikh Rashid al-Din Sinan,公元 1169-1193 年)有关。
尼扎里伊斯玛仪派最初由来自埃及的传教士哈桑-伊本-萨巴赫(Hasan Ibn al-Sabbah,约公元 1048-1124 年)领导,在伊朗建立了基地,并形成了一个新的政治宗教团体,与欧洲中世纪的骑士团非常相似。成员接受教育、培训和入会,然后根据他们的知识、可靠性和勇气进行排名。所有成员都发誓绝对服从和忠于骑士团的领袖。
这幅公元 1135 年的近东地图显示了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期间,四个十字军国家(标有红叉)与其他强大王国的关系。/ MapMaster,维基共享资源
迈蒙-迪兹(Maimun-Diz)是最重要的山地隐居地之一,位于里海以南的阿拉穆特山谷北部(又名阿拉穆特城堡,绰号 "鹰巢")。这座城堡是阿萨辛教派于公元 1090 年占领的第一批城堡之一,是该教派在伊朗的总部,也是该教派大教主或 "老人 "的家。阿萨辛城堡由石头砌成,上部为木质结构,但有些城堡的防御结构非常复杂。马西亚夫城堡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它有同心墙和城堡堡垒。
刺杀战略
阿萨辛人的军事力量并不强大,因此他们针对特定的强大对手实施暗杀的策略非常有效。刺杀的武器几乎总是刀,任务通常由一小队人执行,有时伪装成乞丐、苦行僧或僧侣。暗杀通常计划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进行,以最大限度地扩大暗杀行动的政治和宗教影响。暗杀者在执行任务时不会有生命危险,因此被称为 "fidain "或 "自杀突击队"。
人们愿意为"山中老人 "献身是显而易见的,但原因却不清楚。威尼斯探险家马可-波罗(Marco Polo,公元 1254-1324 年)在他的《旅行记》(Travels)中提供了以下解释,该书记述了他在公元 13 世纪最后 25 年横跨亚洲的冒险经历:
这个老人在他们的语言中被称为艾尔-艾丁(Al-eddin)......在两座高山之间的一个美丽山谷里,他建造了一个豪华的花园,里面种满了各种美味的水果和芬芳的灌木......建起了各种规模和形式的宫殿......这些宫殿里的居民都是优雅美丽的少女,她们精通歌唱、各种乐器演奏、舞蹈,尤其是那些暧昧和多情的诱惑......。 同样,在他的宫廷里,这位首领还招待了许多年轻人......他每天都会向他们讲述先知宣布的天堂的主题......在某些时候,他会给十来个年轻人吸食鸦片;当他们睡得半死的时候,他就把他们送到花园里的几间宫殿里。醒来时.... 每个人都发现自己被可爱的姑娘们包围着,她们唱歌、嬉戏,用最迷人的爱抚吸引着他的目光,还用精致的食物和美酒招待他;直到他陶醉在过度的享受中......他确信自己已经到了天堂...... 这样过了四五天后,他们再次进入昏睡状态,被带出了花园......他(老人)问他们去了哪里,他们的回答是:'在天堂,因为殿下的恩惠。 ' '首领于是对他们说:'我们有先知的保证,保护主人的人将继承乐园,如果你们表现出忠于服从我的命令,等待你们的将是幸福的命运。
(第一部第二十二章)
中国政府官员和旅行家常德于公元 1263 年撰写的《西使纪》中有一段话可以佐证这一点。常德奉命出使第三次蒙古西征军,他路过了被毁灭的刺客城堡,他指出刺客们:
其国,兵皆刺客。俗见男子勇壮者,以利诱之,令手刃父兄,然后充兵,醉酒,扶入窟室,娱以音乐美女,纵其欲,数日复置故处,既醒,问其所见,教之能为刺客死,则享福如此,因授以经呪,日诵,葢使蛊其心志,死无悔也。令潜使末服之国,必刺其主而后已。虽妇人亦然。其穆锡国,在西域中最为凶悍,威胁邻国,霸四十余年。王师既克诛之,无遗类。
......他们发现任何强壮的人,就用物质引诱他......他们灌醉他,护送他到地下室,用音乐和美色款待他。他们让他沉浸在感官的快乐中......当他醒来时......他们教导他,如果他能以刺客的身份死去,他就会像那样活在快乐和舒适中。
(引自希伦布兰德,24)
目标
著名的刺客受害者包括巴格达伟大而有权势的大臣尼扎姆-穆尔克(Nizam al-Mulk),他于公元 1092 年 10 月 14 日被谋杀。
公元 1152 年,的黎波里伯爵雷蒙德二世是另一个成功的目标,也是第一个基督教受害者。雷蒙德(R. 1137-1152)可能因为将叙利亚诺萨里山脉基地附近的一片土地赐给了骑士团而惹恼了刺客。这起谋杀案导致的黎波里郡对所有东方土著人进行了大屠杀,试图找出罪魁祸首,但行动粗暴且未获成功。
第三个著名的受害者是西元 1192 年 4 月 28 日的蒙费拉特的康拉德。几天前,康拉德刚刚被封为耶路撒冷王国的国王,一天晚上,他在提尔吃完晚饭回家的路上被两队刺客刺死。刺客们伪装成僧侣,在刺杀康拉德之前先给他看了一封信,让他措手不及。英格兰的 "狮心王 "理查德一世(R. 1189-1199)被他的诋毁者指责为甚至为这件事付出了代价,因为第三次十字军东征(1189-1192)以无果而终,西方人在谁应该统治中东的问题上争吵不休。
有时,刺客的刺杀非常有效,以至于没人能确定是他们干的。公元 1113 年 10 月 2 日,摩苏尔的阿塔贝格(atabeg)毛杜德(Maudud)在大马士革大清真寺做完祈祷回家的路上,在一个院子里遇袭身亡。一名刺客走近阿塔贝格要求施舍,然后抓住他的腰带,朝他的腹部刺了两刀。刺客被抓获、斩首、焚尸,但人们只是怀疑他是尼扎里伊斯玛仪派派来的。
因此,人们不禁要问,到底有多少神秘的死亡事件可能真的是刺客所为,反之,又有多少与刺客毫无关系的死亡事件被认为是秘密教派所为。
埃及和叙利亚苏丹萨拉丁(公元 1174-1193 年)的画像,他在哈廷战役中击败西方军队,随后于公元 1187 年攻占耶路撒冷,震惊了西方世界。(克里斯托法诺-德尔-阿尔蒂西莫(Cristofano dell'Altissimo)的绘画,约西元 1525-1605 年,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维基共享资源
埃及和叙利亚苏丹萨拉丁(公元 1174-1193 年)就是其中一位受害者。萨拉丁是一名逊尼派穆斯林,他公开宣称所有穆斯林异教徒都将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从而激怒了刺客。刺客们以他们久经考验的方式做出了回应。然而,刺客们两次都未能杀死目标。第一次是在公元 1175 年,13 名刺客未能接近他们的目标;第二次是在公元 1176 年,四名刺客只刺穿了萨拉丁的铠甲并割破了脸颊,然后就被苏丹的保镖屠戮殆尽。
萨拉丁对这些刺客的企图做出了强有力的回应,他首先肆虐了马西亚夫周围的乡村,并将城堡围困了一周。然后,这场战役就奇怪地被放弃了。对这一转变的一种解释是,刺客们曾在夜间偷入萨拉丁的帐篷,但他们没有杀死萨拉丁,而是在他的枕头下留下了一把刀,以示警告(公元 1146-1174 年阿勒颇和埃德萨总督努尔-埃丁也收到过类似的警告)。
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来自伊斯玛仪教派的经文,其中一个刺客在苏丹的枕头下留下了一个有毒的蛋糕,并附上了一张阴险的纸条,上面写着 "你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还有一种说法是,一名刺客使者获准觐见萨拉丁,而萨拉丁则安全地站在他最信任的两名保镖身后。使者问卫兵:"如果苏丹要求,他们会不会杀死苏丹?"卫兵回答说:"当然会。苏丹的随从会被刺客如此渗透,这也许有点异想天开,但这三个版本的故事的寓意都很明确:如果刺客选中了你作为他们的目标,那么没有人可以无限期地逃脱刺客的追杀。无论真实版本如何,萨拉丁都得到了消息,并与叙利亚的阿萨辛首领谈判达成了互利互不侵犯条约。
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刺客们的履历令人印象深刻,他们都是强大但明显已死的受害者,他们的战斗力令人畏惧,以至于统治者们在奢华的长袍下不断穿戴链甲。就连萨拉丁在与刺客交手后,也习惯睡在特制的木塔而不是帐篷里,并将不认识的人从他面前赶走。
蒙古人的破坏
蒙古帝国的大汗蒙哥汗(公元 1251-1259 年)任命其弟旭烈兀—忽勒古(卒于公元 1265 年)为伊朗总督。旭烈兀被赐予一支军队,让他出征西域,扩张帝国版图。公元 1256 年,他逐一攻占了阿萨辛人以前认为坚不可摧的城堡,包括阿拉穆特城堡,从而击败了阿萨辛人。阿萨辛人犯了一个战略错误,他们对蒙古指挥官察合台进行了一次臭名昭著的袭击,而前任大汗古裕克(公元 1246-1248 年)已经将他们列为不服从蒙古霸权的麻烦人物。
一幅公元 15 世纪中叶的手稿插图显示了蒙古帝国统治者蒙哥汗(公元 1251 年至 1259 年)的觐见情况。出自 Ata-Malik Juvayni(公元 1226-1283 年)的《Tarikh-i Jahangushay-i Juvaini》。(法国国家图书馆,巴黎)/维基共享资源
......年轻人用长矛一样的箭劈开头发,自己在石头和箭面前却毫不畏惧。箭是死亡天使发射的厄运之箭,它们飞向这些可怜虫,像冰雹一样穿过筛子一样的云层。
(引自特恩布尔,55 页)
最后,城堡被攻占了--被俘的刺客大师鲁肯-丁-胡尔-沙赫(Rukn al-Din Khur-Shah)经常在城墙前游行助阵--该教派也被镇压了。作为最后一击,蒙哥命令鲁肯-丁-忽儿沙前往蒙古首都喀喇昆仑觐见,但鲁肯-丁-忽儿沙拒绝见他,最后在回家的路上被卫兵踩死。这种 "不流血 "的死法是对愚蠢地无视蒙古人最初的外交姿态,而不是在第一枚弹弓发射之前就投降的统治者的惯常待遇。鲁克宁-丁-忽儿沙曾派出 400 名刺客谋杀蒙哥,但没有成功,因此很难有理由抱怨。
其余的阿萨辛城堡也相继陷落,城堡里的居民,包括男人、女人和孩子,都被屠杀殆尽;侥幸活下来的女人和孩子被卖为奴隶。因此,尼扎里伊斯玛仪教派最终几乎在波斯被灭绝,但在遭到马穆鲁克领导人、埃及和叙利亚苏丹扎希尔-拜巴尔斯(Al-Zahir Baybars,公元 1260-1277 年)的攻击之前,在叙利亚仍有一些城堡幸存下来。
到公元 1270 年代,许多前阿萨辛城堡被马穆鲁克人占领。即使在当时,仍有一些伊斯玛仪教派隐居起来,因为在公元 19 世纪,已知有一支伊斯玛仪教派迁往印度,并在那里建立了一个仍然属于异端邪说的小团体(公开宣传的是他们从事慈善事业)。当蒙古人向他们更大的目标巴格达进军时,主流穆斯林洗劫了尚未被蒙古人摧毁的阿萨辛图书馆,尤其是著名的阿尔穆特城堡图书馆,保存了许多古籍(其中大部分最终被运往伊朗的马拉赫),但也烧毁了任何与伊斯玛仪派的异端信仰有关的古籍,留给历史学家们的文字遗迹少之又少,最终无法令人满意地拼凑出阿萨辛派的历史。
遗产
中世纪的阿萨辛教派可能早已不复存在,但尼扎里伊斯玛仪派作为什叶派伊斯兰教的一个分支仍在继续,他们的领袖从公元 1817 年起由伊朗的阿迦汗(Agha Khans)代表。
尼扎里伊斯玛仪派的现任领袖:伊玛目是阿迦汗四世沙阿-卡里姆-侯赛尼王子(公元 1957 年至今)。
第四世阿伽汗女儿结婚照,新娘左手侧即为阿伽汗。由此可见伊斯玛仪教派已经严重西华。
阿伽汗家族还积累了惊人的财富。根据伊斯玛仪派传统,教徒捐献自己收入的12.5%给教会,其中2.5%属于穷人,即全体穆斯林都缴纳的“天课”,而另外10%则捐献给伊玛目(即阿伽汗)。长此以往,阿伽汗富得流油,根据《福布斯》估计,2010年阿伽汗总身价8亿美元,在世界王室中名列前茅。
对于现任阿伽汗来说,其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让信徒尽可能有机会见到他,完成朝觐。作为一个善解人意的领袖,阿伽汗自然不会呆坐在法国家中等待信徒上门。作为阿伽汗,他得不断在世界各地有伊斯玛仪派信徒的地区巡游,以方便信士亲睹他的圣容,正所谓“我不去麦加,麦加来我家”。当然,中国也是他巡游的目的地之一——阿伽汗曾于1981年访华,并于2012年再次探访新疆
许多伊斯玛仪教派的废墟城堡仍然可以被有胆识的人发现;阿拉穆特(Alamut)和马西亚夫(Masyaf)就是很好的例子。
公元 2007 年,以尼扎里-伊斯玛仪教派为原型的视频游戏《刺客信条》及其多部续集也使该教派获得了全新的知名度。
参考书目
· 布尔,P.D.《蒙古世界帝国历史大辞典》。(Rowman&Littlefield出版社,2018)。
· Fage,J.D.(编辑)。《剑桥非洲史》,第2卷。(剑桥大学出版社,2001年)。
· Hillenbrand,C.,“事实与虚构中的刺客:山上的老人”,《中世纪战争》第九卷第2期,2019年6月至7月:22-35。
· 胡拉尼,A.阿拉伯民族史。(Faber&Faber,2013)。
· Hrbek,I.(编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通史》,第三卷,简编。(加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
· Maalouf,A.《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Schocken,1989)。
· 蒙古帝国。(爱丁堡大学出版社,2018)。
· 尼古拉,D.第二次十字军东征1148年。(鱼鹰出版社,2009年)。
· 奥利弗,R(编辑)。《剑桥非洲史》,第3卷。(剑桥大学出版社,2001年)。
· 十字军东征,1095-1204。(Routledge,2014)。
· 马可波罗游记。(企鹅经典出版社,1958年)。
· 莱利·史密斯。J.《牛津十字军东征图鉴》。(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
· 《十字军东征史II》。(企鹅经典出版社,1874年)。
· Runciman,S.《十字军东征史III》(彭大众经典,2019)。
· 桑德斯,J.J.《蒙古征服史》。(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版社,2001年)。
· 特恩布尔与蒙古征服1190-1400年。(鱼鹰出版社,2003年)。
· 特恩布尔,S.蒙古勇士1200-1350。(鱼鹰出版社,2003年)。
· Tyerman配资在线配资炒股,C.上帝的战争。(贝尔克纳普出版社,2009年)。
发布于:浙江省